故梁国公主池亭

· 王建
平阳池馆枕秦川,门锁南山一朵烟。 素柰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 装檐玳瑁随风落,傍岸鵁鶄逐暖眠。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阳:地名,在今山西省临汾市。
  • :靠近,依傍。
  • 秦川:指关中平原,即今陕西省中部。
  • 素柰:白色的柰花,柰即苹果的一种。
  • 西子面:西施的面容,比喻美丽。
  • 绿榆:绿色的榆树。
  • 沈郎钱:指榆荚,因其形状似古钱币,故称。
  • 装檐:装饰屋檐。
  • 玳瑁:一种海龟,其甲壳可用于装饰。
  • 鵁鶄:一种水鸟。
  • 逐暖眠:追逐温暖的地方休息。
  • 玉箫:玉制的箫,常用于形容音乐的优美。
  • 凤归天:凤凰飞回天上,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离去。

翻译

平阳的池塘和亭台依傍着秦川,门锁着南山,仿佛锁住了一朵烟雾。 白色的柰花开得像西施的面容,绿色的榆树枝上散落着像沈郎钱一样的榆荚。 装饰屋檐的玳瑁随着风飘落,岸边的鵁鶄追逐着温暖的地方休息。 这里只剩下寂寞和曾经的歌舞之地,玉箫的声音已绝,凤凰也已飞回天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梁国公主池亭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池亭的静谧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素柰花开西子面”和“绿榆枝散沈郎钱”,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美人、古钱币相比,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尾联“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表达了时光流转、繁华不再的感慨。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

王建

王建

王建(生卒年不详),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 ► 517篇诗文

王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