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 皎然
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 野实充甘膳,池花当綵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山: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古代常有隐士居住。
  • 信稀:信件稀少。
  • 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 求法:寻求佛法。
  • 及夏:到了夏天。
  • 问安归:问候平安后归来。
  • 野实:野生的果实。
  • 甘膳:美味的食物。
  • 池花:池中的花朵。
  • 綵衣:五彩的衣服,常用来指代孝顺的行为,如“綵衣娱亲”。
  • 慈亲:慈爱的父母。
  • 返拜:回礼或回拜。
  • 外礼:外在的礼节。
  • 无为: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意指顺应自然,不强求。

翻译

自从与钟山一别,山中收到的信件就变得稀少。 经过一年的寻求佛法,到了夏天才问候平安归来。 野生的果实充当了美味的食物,池中的花朵仿佛成了五彩的衣裳。 慈爱的父母啊,请不要回礼,外在的礼节就让它顺应自然,无需强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皎然与道琚上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佛法的追求。诗中,“钟山”与“山中得信稀”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后两句则通过“求法”与“问安归”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友人平安的关切。末句“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礼节的超脱态度,强调了内心的真诚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佛法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