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豸诗巴蛇三首其一

· 元稹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构脾分部伍,嚼蕊奉君亲。 翅羽颇同类,心神固异伦。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虫豸(chóng zhì):昆虫的古称。
  • 巴蛇: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 梨笑:形容梨花盛开如笑。
  • 清都:指京城。
  • 紫殿:指皇宫。
  • 构脾:指蜜蜂用脾腺分泌的物质构筑蜂巢。
  • 分部伍:指蜜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 嚼蕊:指蜜蜂采集花蕊。
  • 奉君亲:指蜜蜂采集的花蜜最终供给人享用。
  • 翅羽颇同类:指蜜蜂和巴蛇在外形上有些相似。
  • 心神固异伦:指蜜蜂和巴蛇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 噬人:指吞噬人。

翻译

梨花在京城的月光下盛开,仿佛在微笑;蜜蜂在皇宫的春天里飞舞。蜜蜂们用脾腺分泌物构筑蜂巢,分工明确,采集花蕊,将花蜜奉献给人类。虽然蜜蜂和巴蛇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它们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谁能知道在人世间,是否也存在着像巴蛇一样吞噬人的存在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蜜蜂和巴蛇,揭示了外表相似的事物内在可能存在的巨大差异。诗中,蜜蜂勤劳、有序、奉献的形象与巴蛇的神秘、危险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此隐喻人世间的复杂性,提醒人们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中可能隐藏的危险。诗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寓意深远。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

元稹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