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 皎然
云水夹双刹,遥疑涌平陂。 入门见藏山,元化何由窥。 曳组探诡怪,停骢访幽奇。 情高气为爽,德暖春亦随。 瑶草自的皪,蕙楼争蔽亏。 金精落坏陵,剑彩沈古池。 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 应嘉生公石,列坐援松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刹(shuāng chà):指两座寺庙。
  • 平陂(píng bēi):平坦的山坡。
  • 藏山:指寺庙内隐藏的山景。
  • 元化:指自然的变化和造化。
  • 曳组(yè zǔ):拖着衣袖,形容悠闲自在。
  • 停骢(tíng cōng):停马,骢指青白色的马。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的皪(dì lì):明亮、灿烂的样子。
  • 蕙楼:香草装饰的楼阁。
  • 蔽亏:遮蔽和显露。
  • 金精:指金属的精华,这里可能指金属器物。
  • 落坏陵:指陵墓的衰败。
  • 剑彩:指剑的光彩。
  • 沈古池:沉没在古老的池塘中。
  • 一览匝天界(yī lǎn zā tiān jiè):一眼看遍整个天界,匝意为环绕。
  • 生公石:指生公(晋代高僧)的石像或石座。
  • 援松枝:手扶松树枝。

翻译

云水之间夹着两座寺庙,远远望去仿佛是平坦的山坡涌出。 一进门就能看到隐藏的山景,自然的造化如何能够窥探。 悠闲地拖着衣袖探寻奇异之处,停下马匹访问幽深奇妙之地。 情感高昂,气息清爽,德行温暖,春天也随之而来。 瑶草自然灿烂,蕙楼争相遮蔽与显露。 金属的精华落在衰败的陵墓中,剑的光彩沉没在古老的池塘里。 一眼看遍整个天界,中峰的脚步还未移动。 应赞美生公的石像,大家列坐手扶松树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陆使君和裴端公游览武丘寺的情景。诗中,皎然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寺庙的幽静与自然的壮美。通过对云水、山景、瑶草、蕙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和对幽深奇妙之地的向往。诗的结尾,通过赞美生公石和援松枝的场景,展现了与友人共赏美景、共享宁静时光的愉悦心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皎然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邃哲理。

皎然

皎然

皎然,生卒年不详,湖州人,俗姓谢,字清昼,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在《全唐诗》编其诗为815·821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