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

· 王维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苑舍人:指苑咸,唐代文人,善书法,通梵文。
  • 梵字:指梵文,古印度的文字。
  • 梵音:指梵文的读音。
  • 公车:古代官署名,指官府。
  • 石渠: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典籍。
  • 莲花法藏:指佛教的经典。
  • 贝叶经文:古代印度用贝叶(棕榈叶)书写的佛经。
  • 扬马:扬雄和司马相如,两位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 鲁鱼:指文字的错误,典故出自《吕氏春秋》,比喻文字的错误难以辨别。
  • 三事:指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 承明庐:指皇帝的秘书处,这里指苑咸的工作地点。

翻译

名儒们等待着被召入官府,才华横溢的你作为郎官掌管着石渠的典籍。 你对佛教经典有着深刻的领悟,亲手书写着贝叶上的经文。 你的楚辞被认为超越了扬雄和司马相如,但谁能分辨出梵文中的错误呢? 你的旧友们都在三公的位置上,希望你不要厌倦在承明庐的工作。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苑咸的赞美之作。诗中,王维首先称赞苑咸的才华和学识,能够掌管重要的典籍,对佛教经典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亲手书写梵文经文。接着,王维提到苑咸的文学造诣,认为他的楚辞甚至超过了古代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最后,王维表达了对苑咸的期望,希望他不要厌倦在皇宫中的工作,继续发挥他的才华和学识。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维对苑咸的敬佩之情。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