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媒

· 元稹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 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 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 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 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 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 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 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 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 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 今朝树上啼,哀音断还续。 远见尔文章,知君草中伏。 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畏我未肯来,又啄翳前粟。 敛翮远投君,飞驰势奔蹙。 罥挂在君前,向君声促促。 信君决无疑,不道君相覆。 自恨飞太高,疏罗偶然触。 看看架上鹰,拟食无罪肉。 君意定何如,依旧雕笼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雉媒:指被驯化的野鸡,用作诱捕其他野鸡的工具。
  • 嗜欲:共同的欲望或爱好。
  • 文章:这里指羽毛上的花纹。
  • 六翮:指鸟的六根主要飞羽。
  • 啖养:喂养。
  • 性灵:本性,天性。
  • 弥笃:更加深厚。
  • 罥挂:缠绕悬挂。
  • 疏罗:稀疏的网。

翻译

两只野鸡在野外时,它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和欲望。它们的羽毛前后对称,拥有同样美丽的花纹。一只野鸡率先飞起,冲破了绿色的芳草。在幽暗的草丛中,它被秘密地束缚在网罗里。用剪刀剪断了它的六根主要飞羽,用丝线缝住了它的双眼。经过短暂的喂养,它已经变得驯服。失去了原有的天性,它开始与人心意相通。被放置在芳草中,用来引诱同族。之前失去的同伴,思念之情更加深厚。每天都在旧地飞翔,常常在巢边哭泣。今天在树上啼叫,哀伤的声音断断续续。远远地看见你的羽毛花纹,知道你在草中潜伏。和鸣声突然响起,鼓动翅膀远远地相互注视。害怕你不会来,又啄食了遮蔽前的谷粒。收起翅膀远远地投向你,飞驰的势头急促。缠绕悬挂在你面前,向你发出急促的叫声。相信你决不会怀疑,不会想到你的同伴会背叛。自责飞得太高,偶然触碰了稀疏的网。看着架上的鹰,打算吃无辜的肉。你的心意究竟如何,依旧在雕笼中过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被驯化的野鸡(雉媒)的遭遇,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对动物天性的剥夺。诗中,野鸡从自由飞翔到被束缚、驯化,最终成为诱捕同类的工具,这一过程象征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利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和本性的悲哀,以及对同伴的深切思念。整体上,诗歌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