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赠李侍御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 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然:形容遥远或模糊不清的样子。
  • 倏铄:迅速闪烁。倏(shū),迅速;铄(shuò),闪烁。
  • 川上晖:河面上的阳光。
  • 还云:回旋的云。
  • 惨知暮:感受到傍晚的凄凉。

翻译

我这远方的游子之魂,迅速地闪烁在河面上的阳光中。 回旋的云彩让我感受到傍晚的凄凉,尽管已是九月,我仍未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渺然客子魂”一句,以“渺然”形容游子的心境,表达了一种遥远和迷茫的感觉。而“倏铄川上晖”则通过光影的迅速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游子内心的不安。后两句“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通过对傍晚云彩的描写,加深了凄凉的氛围,同时“九月仍未归”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昌龄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