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杂诗十二首

· 陈琏
奥区数雍州,形胜闻天下。 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 褒斜接陇首,崤函扼中夏。 秦穆恃险阻,建国遂称霸。 始皇嗣遗绪,并吞靡遑暇。 不知恢至德,惟务逞雄诈。 国祚甫二传,功业竟沦谢。 孰知奉春君,能反沛公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奥区:指深奥幽美的地方。
  •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大致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 洪河:指黄河。
  • 泾渭:泾河和渭河,两条流经陕西的河流。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 :横贯。
  • 太华:华山的别称。
  • 褒斜:古代道路名,连接陕西和四川。
  • 陇首:陇山之巅,泛指陇山一带。
  • 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
  • :控制。
  • 中夏:指中原地区。
  • 秦穆:指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 遗绪:遗留下来的基业。
  • 并吞:吞并其他国家。
  • 靡遑暇:没有闲暇。
  • 恢至德:弘扬至高的德行。
  • 逞雄诈:炫耀武力和欺诈。
  • 国祚:国家的命运。
  • :刚刚。
  • 二传:指秦朝只传了两代。
  • 沦谢:衰落。
  • 奉春君: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
  • 反沛公驾:指张良帮助刘邦夺回被项羽占领的沛县。

翻译

在众多深奥幽美的地方中,雍州以其形胜闻名天下。黄河如带,环绕着泾河和渭河,终南山横贯太华山。褒斜古道连接着陇山之巅,崤山和函谷关控制着中原地区。秦穆公依靠这些险阻,建立了国家并称霸一方。秦始皇继承了先祖的基业,忙于吞并其他国家,却不知弘扬至高的德行,只知炫耀武力和欺诈。秦朝的命运只传了两代就衰落了。谁能想到,奉春君张良能帮助沛公刘邦夺回被项羽占领的沛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雍州的地理形胜,并通过对秦穆公和秦始皇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洪河带泾渭,终南亘太华”等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了雍州的雄伟景象。后文通过对秦朝历史的回顾,批判了秦始皇的暴政和短视,同时赞扬了张良的智谋和功绩,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