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汪廷举新作怀沙亭修古书院冷香桥于海上遣使归图并求慕竹楼记值予在病复以是诗

忽然土木见经纶,岭海于今一使君。 忙杀多年簿书手,可能谈笑起斯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纶:原指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或经验。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簿书:文书,公文。
  • 斯文:指文化、文学或文人。

翻译

突然间,土木工程显露出规划的才能,岭南地区如今有了这样一位使君。 忙碌多年的文书工作,可能在一笑之间就能振兴这里的文化。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对汪廷举在岭南地区进行建设工作的赞美。诗中,“忽然土木见经纶”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汪廷举规划建设能力的认可,也暗含了对岭南地区发展的期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忙碌的文书工作和轻松的谈笑,暗示了汪廷举不仅行政能力强,而且有振兴文化的潜力和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汪廷举的敬佩和对岭南文化未来的乐观态度。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