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寺

· 陈琏
暇日行经凤阁西,喜瞻佛刹与云齐。 高僧屡致金襕赐,华扁曾承御墨题。 烟满禅房香蔼蔼,雨荒鹤径草萋萋。 偶来林下寻碑看,祇树阴中听鸟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阁:指宫中的楼阁。
  • 佛刹:佛寺。
  • 金襕:金色的袈裟,这里指皇帝赐予高僧的礼物。
  • 华扁:华丽的匾额。
  • 御墨:皇帝的墨迹,指皇帝亲笔题写的字。
  • 香蔼蔼:形容香气浓郁。
  • 鹤径:指通往仙鹤栖息之地的路径,常用来比喻隐逸之路。
  •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祇树:指佛寺中的树木。
  • 阴中:树荫下。

翻译

闲暇之日,我漫步至宫阁之西,欣喜地看到那佛寺高耸入云。高僧们屡次获得皇帝赐予的金色袈裟,华丽的匾额上还留有皇帝的亲笔题字。禅房中烟雾缭绕,香气浓郁,通往仙鹤栖息的小径旁,草木茂盛。偶然来到林中寻找古碑,只在树荫下聆听鸟儿的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闲暇之余游览佛寺的所见所感。诗中,“凤阁”、“佛刹”等词语勾勒出了宫廷与佛寺的庄严景象,而“金襕赐”、“御墨题”则体现了皇帝对高僧的尊崇。后两句通过对禅房香烟和鹤径草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结尾的“寻碑看”、“听鸟啼”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