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上人新辟禅讲偕黎黄传诸君往观酌智上人方丈
宰官说法真无意,静者寻僧若有期。
白马近传支遁理,碧云曾拟惠休诗。
泉深旧井疑龙伏,香溢空林觉鸟移。
也为柴桑开酒禁,宗雷相对莫攒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宰官:古代对官员的称呼,这里指若上人。
- 支遁理:支遁,东晋著名僧人,这里指佛教的教义。
- 惠休诗:惠休,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指诗文。
- 泉深旧井:指深邃的古井,比喻禅理深奥。
- 龙伏:传说中的龙潜伏,比喻深奥难测。
- 空林:寂静的树林。
- 柴桑:地名,这里指若上人的居所。
- 酒禁:禁止饮酒的规定。
- 宗雷:指宗炳和雷次宗,两位都是东晋时期的佛教徒,这里泛指佛教徒。
-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翻译
若上人新开设禅讲,我与黎黄传诸君一同前往观摩,并在智上人的方丈中饮酒。若上人讲法并非偶然,我们这些寻求静谧之人似乎与他有着某种约定。近来传来的佛教教义,如同支遁所阐述的那样深奥,而这里的景色又让人想起惠休的诗篇。古井中的泉水深邃,仿佛有龙潜伏其中,林中的香气四溢,使得鸟儿也似乎为之移动。我也为柴桑之地解除了酒禁,与宗雷等佛教徒相对而坐,不必皱眉忧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一同前往若上人新开设的禅讲场所的情景,通过对比佛教教义的深奥与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对于禅理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泉深旧井”、“香溢空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以解除酒禁、与佛教徒相对而坐的场景,表达了对禅理的领悟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