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上人新辟禅讲偕黎黄传诸君往观酌智上人方丈

宰官说法真无意,静者寻僧若有期。 白马近传支遁理,碧云曾拟惠休诗。 泉深旧井疑龙伏,香溢空林觉鸟移。 也为柴桑开酒禁,宗雷相对莫攒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宰官:古代对官员的称呼,这里指若上人。
  • 支遁理:支遁,东晋著名僧人,这里指佛教的教义。
  • 惠休诗:惠休,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指诗文。
  • 泉深旧井:指深邃的古井,比喻禅理深奥。
  • 龙伏:传说中的龙潜伏,比喻深奥难测。
  • 空林:寂静的树林。
  • 柴桑:地名,这里指若上人的居所。
  • 酒禁:禁止饮酒的规定。
  • 宗雷:指宗炳和雷次宗,两位都是东晋时期的佛教徒,这里泛指佛教徒。
  •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翻译

若上人新开设禅讲,我与黎黄传诸君一同前往观摩,并在智上人的方丈中饮酒。若上人讲法并非偶然,我们这些寻求静谧之人似乎与他有着某种约定。近来传来的佛教教义,如同支遁所阐述的那样深奥,而这里的景色又让人想起惠休的诗篇。古井中的泉水深邃,仿佛有龙潜伏其中,林中的香气四溢,使得鸟儿也似乎为之移动。我也为柴桑之地解除了酒禁,与宗雷等佛教徒相对而坐,不必皱眉忧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一同前往若上人新开设的禅讲场所的情景,通过对比佛教教义的深奥与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对于禅理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泉深旧井”、“香溢空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以解除酒禁、与佛教徒相对而坐的场景,表达了对禅理的领悟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