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孟奇西园诸草酬赠一律

文隐青山几度梅,溪边明月笑徘徊。 閒情北雅佳人曲,高会西园上客才。 焚草尚堪馀满乘,啜醨元不废千杯。 何缘仙梦嫏环秘,真见灵光赋里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情:悠闲的心情。
  • 北雅:指北方的雅乐,这里可能指某种音乐或诗歌。
  • 佳人曲:指描写美人的诗歌或乐曲。
  • 高会:盛大的聚会。
  • 西园:指张孟奇的园林,也可能是指文人雅集的场所。
  • 上客:尊贵的客人,才子。
  • 焚草:烧草,这里可能指焚烧草稿,表示创作过程中的修改和筛选。
  • 馀满乘:剩余的满载,比喻作品丰富。
  • 啜醨:小口喝酒,这里可能指品味酒的乐趣,也可能是比喻欣赏诗歌。
  • 元不废:始终不放弃。
  • 仙梦嫏环秘:仙境中的梦境,神秘而难以捉摸。
  • 灵光:灵感。
  • 赋里裁:在赋中精心构思和裁剪。

翻译

文人的隐逸情怀如同青山间几度盛开的梅花,溪边的明月微笑着徘徊不去。 悠闲的心情伴随着北方的雅乐和佳人的曲调,盛大的西园聚会中,尊贵的客人才华横溢。 焚烧草稿后,仍有丰富的作品满载而归,小口品味酒的乐趣,始终不放弃畅饮千杯。 如何能梦见仙境中的神秘梦境,真正见证灵感在赋中的精心构思和裁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创作过程。诗中,“文隐青山几度梅”一句,既展现了文人隐逸的生活态度,又通过梅花的形象,暗示了文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后文通过“閒情北雅佳人曲”和“高会西园上客才”等句,进一步以音乐和聚会为背景,赞美了文人的才华和雅集的盛况。结尾的“仙梦嫏环秘”和“灵光赋里裁”则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灵感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艺术追求。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