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怀母舅朱箕作先生

桃花水阔九江滨,兰桨经时一问津。 愧矣刘家评月旦,难于郢客和阳春。 窗间蜗篆摊书后,谷口莺声对酒频。 不为京尘能障目,停云兼寄倚闾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桃花水阔:形容江水宽广,桃花盛开。
  • 九江滨:指江边。
  • 兰桨:用兰木制成的桨,这里指船。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探求途径或尝试。
  • 愧矣刘家评月旦:愧对刘家(可能指某位有名望的人)的评价,月旦评是古代对人物的品评。
  • 郢客和阳春:郢客指楚国的文人,和阳春指与高雅的诗歌相和。
  • 窗间蜗篆:窗边蜗牛爬过的痕迹,比喻书写或书法。
  • 摊书:展开书籍阅读。
  • 谷口莺声:山谷口的黄莺叫声,形容环境幽静。
  • 对酒频:频繁地饮酒。
  • 京尘:京城的尘土,比喻繁华世界的纷扰。
  • 障目:遮住眼睛,比喻影响视线或心智。
  • 停云:停止的云,比喻思念之情。
  • 倚闾人:倚靠在门边的人,指等待的亲人或朋友。

翻译

桃花盛开的江水宽阔,我在九江边划着兰木船,不时地探寻渡口。 愧对刘家对我的评价,难以与楚国文人相和那些高雅的诗篇。 窗边蜗牛爬过的痕迹,是我阅读书籍后的景象,山谷口的黄莺叫声,是我频繁饮酒时的伴侣。 不愿被京城的繁华所迷惑,我停下思绪,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划船、阅读、饮酒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桃花水阔、窗间蜗篆、谷口莺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同时,通过“愧矣刘家评月旦”和“难于郢客和阳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高雅文化的向往。最后,“不为京尘能障目,停云兼寄倚闾人”则深刻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