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生

江门洗足上庐山,放脚一踏云霞穿。 大行不加穷亦全,尧舜与我都自然。 大者使问跃与潜,守身当以藩篱先。 世间膏火来熬煎,市朝名利相喧填。 百年光景空留连,丈夫事业何由宣。 昔者绿鬓今华岭,呜呼老去谁之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门:地名,今广东省江门市。
  • 庐山:山名,位于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大行:指大道,正道。
  • :困境,困厄。
  •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尧和舜。
  • 跃与潜:指龙跃和龙潜,比喻人的出仕和隐退。
  • 藩篱:篱笆,比喻界限或保护。
  • 膏火:油和火,比喻生活的艰辛。
  • 市朝:市场和朝廷,泛指世俗的名利场所。
  • 喧填:喧闹拥挤。
  • 光景:时光,岁月。
  • 留连:留恋不愿离开。
  • :宣扬,展现。
  • 绿鬓:指年轻时的黑发。
  • 华岭:指头发变白。
  • :过错,罪过。

翻译

在江门洗净双脚,踏上庐山的旅程, 放步一跃,仿佛穿透了云霞。 大道不会因困境而改变,我与尧舜一样自然。 大道使人询问跃龙与潜龙, 守护自身应以界限为先。 世间的艰辛如同油火熬煎, 市朝中的名利喧闹拥挤。 百年的光阴空留恋, 大丈夫的事业如何展现? 昔日乌黑的头发如今已变白, 唉,老去的过错谁来承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江门洗足上庐山”与“放脚一踏云霞穿”描绘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大行不加穷亦全”与“尧舜与我都自然”则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坚持和自然状态的向往。后半部分通过对“膏火”、“市朝”等现实困境的描绘,以及对“百年光景”和“丈夫事业”的反思,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时间与价值的深刻洞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