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节妇

· 郭奎
白石何凿凿,流水亦汤汤。 女子竭名节,矢死临路傍。 父兄夙有训,夫亦儒者良。 昔恐行露濡,今值豺与狼。 辱身义所重,性命如朝霜。 被发就深渊,瞻彼天苍苍。 将贻共姜美,不愧曹娥伤。 妇道日云替,尔独循纲常。 临难不苟免,烈哉丈夫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凿凿:形容石头坚硬。
  • 汤汤:形容水流浩大。
  • :尽,全。
  • 矢死:誓死。
  • :早。
  • 行露:路上的露水。
  • :沾湿。
  • 豺与狼:比喻凶恶的人。
  • 辱身:受辱。
  • 共姜:古代贤妇,以贞节著称。
  • 曹娥:古代孝女,因父溺水而死,投江自尽。
  • :遵循。
  • 纲常:指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翻译

白石多么坚硬,流水浩浩荡荡。 女子竭尽名节,誓死面对路旁。 父兄早有训诫,丈夫也是儒者良。 昔日怕行路露水湿,今遭遇豺狼。 受辱是义所重,性命如朝露般短暂。 披头散发投入深渊,仰望苍天。 将留下共姜的美名,不愧对曹娥的悲伤。 妇道日渐衰微,你却遵循纲常。 面对危难不苟且偷生,英勇啊,丈夫的行为。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一位坚守名节、誓死不屈的女子。诗中通过对比白石的坚硬与流水的浩大,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坚定与无畏。她面对父兄的训诫和丈夫的期望,始终保持贞节,即使遭遇豺狼般的困境,也宁愿选择死亡而不受辱。诗的最后,通过提及共姜和曹娥,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贞烈和妇道的可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坚守名节的女子的崇高敬意。

郭奎

元明间庐州府巢县人,字子章。元末从余阙治经,阙屡称之。朱元璋起江淮,奎归之,从事幕府。朱文正为大督开府南昌,命奎参其军事。后文正未得封赏,态度失常,得罪太祖,奎连累坐诛。有《望云集》。 ► 2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