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族中诸弟

· 陈琏
我家节度流芳远,早岁居官荷圣明。 自守平生冰蘖操,宁忘万里弟兄情。 祠堂蘋藻闻精洁,祖陇松楸想发荣。 会见承恩归有日,紫荆花下共飞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冰蘖(bīng niè):比喻清苦的生活或节操。
  • 蘋藻(pín zǎo):祭祀用的蘋草和藻草,这里指祭祀的物品。
  • 祖陇(zǔ lǒng):祖坟。
  • 松楸(sōng qiū):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坚韧。
  • 发荣(fā róng):生长茂盛。
  • 紫荆(zǐ jīng):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兄弟情谊。
  • 飞觥(fēi gōng):举杯祝酒。

翻译

我家节度使的名声流传久远,我早年做官也是得益于圣明的君主。我坚守着一生清苦的节操,怎能忘记远隔万里的兄弟情深。听说祠堂里的祭祀物品十分洁净,祖坟上的松树和楸树想必也生长得茂盛。我相信有一天会得到皇恩,归来时,我们将在紫荆花下共同举杯庆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琏写给族中诸弟的,表达了对家族声望的自豪、对清廉生活的坚守以及对远方兄弟的深情。诗中通过“冰蘖操”、“蘋藻”、“松楸”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族传统和兄弟情谊的珍视。末句“紫荆花下共飞觥”则寄托了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待,充满了温馨和希望。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