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友松轩

· 王称
交友道日丧,伐木空遗音。 因人树榛杞,感物论素心。 岂无桃李花,朝芳夕仍改。 何如松树枝,青青色长在。 倾盖白日晚,忘形霜霰深。 庶其岁寒意,永矣谐南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伐木:砍伐树木。
  • 榛杞(zhēn qǐ):两种灌木名,这里比喻低贱之物。
  • 素心:纯洁的心地。
  • 倾盖:指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比喻朋友相遇,亲切交谈。
  • 忘形:指朋友相交,不拘形迹。
  • 霜霰(shuāng xiàn):霜和雪珠,比喻严寒。
  • 庶其:希望如此。
  • 岁寒意:比喻在艰难困苦中保持节操。
  •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用来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翻译

交友之道日渐丧失,伐木只留下空洞的声音。 因为人而种植了榛杞,感物而论及纯洁的心。 难道没有桃李花吗?早晨的芳香傍晚依旧改变。 如何比得上松树的枝条,青翠的颜色长久不变。 车盖相倾,白日已晚,忘却形迹,霜雪已深。 希望这岁寒的意志,永远和谐如南方的金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桃李花与松树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交友之道和纯洁心灵的珍视。诗中,“伐木空遗音”寓意着交友之道的衰落,而“因人树榛杞”则进一步以榛杞比喻低贱之物,暗示了因人而异的不纯之心。相比之下,松树的“青青色长在”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友情和纯洁的心灵。最后,作者希望这种岁寒的意志能够永远保持,如同南方的金子一样珍贵和持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对纯洁心灵的追求。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