薜萝山房歌为新宁王锡赋
陶公柳庄萧索久,蒋生竹径开何有。
何似君家隐处偏,开门萝薜向人悬。
萝薜苍苍送晚凉,萦烟络月绕林塘。
鸟啼密叶笼书愰,客去飞花满石床。
寒侵细蔓秋仍薄,饮覆春泉香濯濯。
夜深惟恐蛟龙争,幽处无论鬼神托。
我忆山房昔访君,繁烟袅袅更纷纷。
别后山衣梦中冷,何日重纫萝薜云。
林间泉石题名久,涧畔莓苔藉醉频。
缄藤为报故人意,瑶琴一曲山房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 陶公柳庄:指陶渊明的柳树庄园,象征隐逸生活。
- 蒋生竹径:指蒋诩的竹林小径,也是隐士的象征。
- 萦烟络月:形容萝薜缠绕,如同烟雾和月光交织。
- 书愰:书架。
- 濯濯:形容水声清脆。
- 缄藤:用藤条捆扎。
- 瑶琴:古代的一种琴,常用来象征高雅的音乐。
翻译
陶渊明的柳庄已经荒凉许久,蒋诩的竹径又开出了什么新意呢? 相比之下,你隐居的地方更为独特,门前挂满了萝薜,向人展示着自然的美丽。 萝薜在傍晚时分送来凉意,它们如烟似月,缠绕在林塘周围。 鸟儿在密叶中啼鸣,书架被树叶笼罩,客人离去后,飞花落满了石床。 秋天的薄雾中,细蔓上的寒意依旧,它们饮着春天的泉水,发出清脆的水声。 深夜里,只怕蛟龙会来争夺,这幽静之处,无论是鬼神都会托付。 我记得曾经访问你的山房,那时繁烟缭绕,纷纷扰扰。 分别后,我在梦中感受到山衣的冷意,不知何时能再次缝制萝薜,如云般飘逸。 林间的泉石上已经题名许久,涧边的莓苔上频繁留下醉后的足迹。 我用藤条捆扎的信件,是为了回报故人的情意,瑶琴一曲,山房中迎来了春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陶公柳庄和蒋生竹径的对比,赞美了新宁王锡隐居之地的幽静与自然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萝薜、鸟啼、飞花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氛围。同时,通过对山房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王称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