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答友人

· 丘浚
朝罢归常早,官闲客自希。 少书随处借,多病与时违。 访旧怜俱老,逢人厌说归。 伤心秋又暮,未寄北堂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罢:朝会结束。
  • 官闲:官职清闲,工作不繁忙。
  • 客自希:客人稀少,不常有访客。
  • 少书:书籍不多。
  • 多病:经常生病。
  • 与时违:与时代潮流不合,或指因病不能随时代变化而行动。
  • 访旧:拜访老朋友。
  • 怜俱老:怜悯大家都已年老。
  • 秋又暮:秋天已深,接近冬季。
  • 北堂衣:指家中长辈的衣物,这里可能指未寄出的衣物,暗示对家人的思念。

翻译

朝会结束后我总是早早回家,官职清闲,访客也少。 家中书籍不多,只能四处借阅,又因常病,与时下的潮流格格不入。 拜访旧友,发现大家都已老去,令人怜悯,遇到人时,也不愿多谈归乡之事。 令人伤感的是,秋天已深,我却还未寄出给家中长辈的衣物。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丘浚在秋日傍晚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朝罢归常早,官闲客自希”描绘了作者清闲的生活状态,而“少书随处借,多病与时违”则透露出作者因病而与时代脱节的无奈。后两句“访旧怜俱老,逢人厌说归”深刻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怜悯及对归乡话题的回避,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结尾的“伤心秋又暮,未寄北堂衣”更是以秋日的萧瑟和未寄出的衣物,象征了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

丘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