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将军还镇三河

· 王称
紫髯将军身七尺,早拜金吾未三十。 臂挽雕弧二石强,腰横宝剑千人敌。 曾随骠骑过祁连,论赏平蕃功最先。 直向交河驰羽檄,肯教烽燧照甘泉。 名高飞将传异域,气凌属国雄燕然。 百年思刷会稽耻,万里曾屯充国田。 迩来移镇三河久,马上黄金垂紫绶。 偏裨皆为六郡英,贤豪不数云中守。 平原草色猎骑还,雁门雪尽春归后。 逻静无传紫塞烟,客来但醉芳尊酒。 良时跃马独朝天,阙下相逢思蔼然。 久知公子能虚左,苦忆将军恒在边。 锦带红缨士如虎,明日都门仍出祖。 节钺翩翩不见君,惟见云台天尺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髯(zǐ rán):紫色的胡须,形容将军的威武。
  • 雕弧:雕花的弓。
  • 二石强:指弓的力量,古代以石为单位衡量弓力。
  • 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吐鲁番。
  • 羽檄:紧急军令。
  • 甘泉:地名,在今陕西咸阳附近,古代常作为边塞的代称。
  • 飞将:指勇猛的将领。
  • 属国:指边疆的附属国。
  •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古代常作为边塞的象征。
  • 会稽耻:指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的耻辱。
  • 充国田:指边疆的屯田。
  • 六郡英:指六郡(汉代边疆六郡)的英雄人物。
  • 云中守:指边疆的守将。
  • 紫塞:指长城,因长城多用紫色泥土修建。
  • 虚左:古代乘车时以左为尊,虚左表示尊重。

翻译

紫髯将军身高七尺,早在三十岁前就已拜为金吾。他臂挽雕花的强弓,腰佩宝剑能敌千人。曾随骠骑将军越过祁连山,论功行赏时他的功劳最为突出。他直接向交河传递紧急军令,不让烽火照到甘泉。他的名声在异域如同飞将军一般响亮,气势凌驾于边疆的附属国之上,如同燕然山一般雄伟。他长期思索如何洗刷会稽的耻辱,万里屯田如同充国一般。

近来他移镇三河已久,马上的黄金垂挂着紫色的绶带。他的部下都是六郡的英雄,数不尽的云中守将。平原上的草色映衬着猎骑的归来,雁门关的雪融化了,春天归来。边塞的烽烟已经平静,客人来访时只醉心于芳香的酒。

此时他跃马独自朝天,阙下相逢时思绪万千。久知公子能虚左以待,苦忆将军常在边疆。锦带红缨的士兵如同猛虎,明日都门仍将为他出征。节钺翩翩,不见将军,只见云台高耸入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威武的将军形象,通过对其军事才能、边疆功绩和个人风采的赞美,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忠诚。诗中运用了许多边塞诗的典型意象,如“交河”、“甘泉”、“燕然”等,增强了诗歌的边塞气息。同时,通过对将军移镇三河后的生活描写,展现了将军的威严与尊贵。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