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
云胡失保障,匈奴忽来兹。
传闻入北地,民物多伤夷。
岂无霍去病,能不以家为。
胡来闭城守,胡去扬兵追。
如何秦陇间,到处成疮痍。
凭君谢诸将,全躯岂男儿。
努力事扫除,勿令蔓且滋。
古来御戎狄,重在干城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古时为秦国之地。
- 山河:指自然界的地理形势,这里特指险要的地形。
- 云胡:为何,为什么。
- 保障:指防御措施或军事设施。
-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常侵扰中国边境。
- 北地:指中国的北方地区。
- 民物:人民和财物。
- 伤夷:伤害和破坏。
- 霍去病:西汉名将,以抗击匈奴闻名。
- 家为:以家事为重,不以国事为先。
- 扬兵:举兵,出兵。
- 秦陇:指陕西和甘肃一带。
- 疮痍:创伤,比喻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
- 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指苟且偷生。
- 蔓且滋:蔓延并滋长,比喻问题或祸害不断扩大。
- 干城才:指能够保卫国家的杰出人才。
翻译
关中地区以其天险著称,山河皆成为城池。 为何失去了防御,匈奴突然来到此地。 传闻他们侵入了北方,人民和财物遭受了严重的伤害。 难道没有像霍去病那样的英雄,能够不以家事为重,而以国事为先吗? 匈奴来时我们关闭城门坚守,匈奴离去时我们出兵追击。 为何在秦陇之间,到处都是战争的创伤和苦难。 请君告诉各位将领,仅仅保全自己的身体,岂是男儿所为。 应该努力扫除敌人,不让问题或祸害蔓延并滋长。 自古以来,抵御外族的入侵,重要的是要有能够保卫国家的杰出人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关中地区遭受匈奴侵扰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和对将领们的期望。诗中,“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一句,既展现了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优势,也暗示了其战略重要性。随后的“云胡失保障,匈奴忽来兹”则揭示了防御的缺失和外敌的突然袭击。诗中通过对霍去病的提及,强调了以国事为重的英雄气概。最后,诗人呼吁将领们不应只顾个人安危,而应积极抗击外敌,保卫国家,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当时边疆安全问题的深刻反思和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