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莫梦访冲默道人山房三首

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 我友此岩居,栽松已成阴。 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 焚香阅真诰,击节和鸣禽。 悬知神虑淡,岂受名迹侵。 余生未闻道,岁晚遇知音。 欲叩达生旨,豁此烦促襟。 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莫:春末。
  • 冲默:淡泊恬静。
  • 道人:此处指修道之人。
  • 山房:山中的居所。
  • 胜概:美景。
  • 南岩:南面的山岩。
  • 云气:云雾。
  • 岩居:山岩中的居所。
  • 真诰:道教的经典。
  • 击节:打节拍。
  • 鸣禽:鸣叫的鸟。
  • 悬知:深知。
  • 神虑:心神思虑。
  • 名迹:名声和事迹。
  • 达生旨:达到生命的真谛。
  • 烦促襟:烦恼和急促的心情。
  • 浩难渡:浩大难以渡过。

翻译

春末时节,我梦见访问了一位名叫冲默的道人,他住在山中的居所。那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南面的山岩云雾缭绕。我的这位朋友就居住在这山岩之中,他种下的松树已经长成了茂密的树荫。他俯身在岩下的溪流中洗涤,仰头在岩中弹奏着琴。他焚香阅读道教经典,打着节拍与鸣叫的鸟儿和鸣。我深知他的思虑淡泊,不受名声和事迹的侵扰。我这一生尚未领悟到道的真谛,直到晚年才遇到这样的知音。我想要向他请教达到生命真谛的方法,以解开我心中的烦恼和急促。春天的江水浩大难以渡过,只能在梦中寻找你的身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末梦境中的山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道人冲默的隐逸生活和淡泊心境。诗中“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等句,以景入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道人日常生活的描写,如“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进一步体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结尾处“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则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怅惘,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宁静与智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索。

王天性

王天性,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