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巴人:指古代巴蜀地区的人民,这里泛指四川一带的人。
- 竹枝歌:一种流行于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歌形式。
- 荆门: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归查:归舟,指归来的船只。
- 荼蘼(tú mí):一种植物,又名白芷,春天开花,花期较晚。
- 枉却:白白地错过。
翻译
郎君在荆门,妾身独留家中, 年年江上,望穿秋水盼归舟。 荼蘼花开得高过妾身, 纵使春风再好,也枉然错过花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女子对远行郎君的思念,表达了深切的期盼与无奈。诗中“年年江上望归查”一句,以江上望归舟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期盼之情。后两句以荼蘼花为喻,暗示了即使春天到来,花儿盛开,但因郎君未归,女子的心中依旧空虚,春风与花开都失去了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民歌质朴而深情的特点。

王廷相
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 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