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吴羽士招饮

· 史谨
列坐古松根,莓苔作锦茵。 共倾黄菊酒,半是白头人。 野色轻笼雾,秋光不染尘。 兴来同一醉,何必正乌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列坐:围坐。
  • 莓苔:青苔。
  • 锦茵:华美的地毯。
  • 黄菊酒:菊花酒,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秋光:秋天的景色。
  • 乌巾:黑色的头巾,古代士人的服饰。

翻译

围坐在古老的松树根旁,青苔如同华美的地毯铺展。 我们共同举杯畅饮菊花酒,其中半数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野外的景色轻轻笼罩着薄雾,秋天的风光不染一丝尘埃。 兴致高涨,我们一同醉倒,何必拘泥于正统的黑色头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野外的饮酒图景,通过“古松根”、“莓苔”、“黄菊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古朴的氛围。诗中“半是白头人”一句,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沧桑。结尾的“兴来同一醉,何必正乌巾”则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