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道源书院谒濓溪祠

· 王称
百家骋异说,圣道汨其真。 运极理必反,光岳生斯人。 手探阖辟枢,示我动静根。 绝绪既有授,再见宣人文。 二贤韡华萼,中州仪凤麟。 遂开濓洛流,远接洙泗津。 大哉作圣功,叠叠光后尘。 我昔披图书,玩读忘苦辛。 微言冀可会,弱质惭弗振。 况经讲道邦,仰止希先民。 其如睹光霁,众草閒庭春。 晨兴策我马,迟暮膏吾轮。 逸轨尚可驾,敢云替斯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ì):扰乱。
  • 运极理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
  • 光岳:指天地。
  • 阖辟枢:关闭和开启的关键。
  • 动静根:事物运动和静止的根本。
  • 绝绪既有授:断绝的线索已经有所传授。
  • 韡华萼(wěi huá è):光辉灿烂的花萼,比喻杰出的人才。
  • 濓洛流:指濂溪和洛水的学问流派。
  • 洙泗津:指洙水和泗水的交汇处,比喻学问的源泉。
  • 作圣功:成就圣人的功业。
  • 叠叠光后尘:连续不断地照亮后人的道路。
  • 弱质惭弗振:身体虚弱,感到羞愧,不能振奋。
  • 光霁(jì):明朗的天气,比喻清明的政治或道德境界。
  • 閒庭春:庭院中的春天,比喻美好的环境。
  • 晨兴策我马:早晨起来,驱策我的马。
  • 迟暮膏吾轮:傍晚时分,给我的车轮涂油。
  • 逸轨尚可驾:即使道路曲折,仍可驾驭。

翻译

百家争鸣,各种学说纷呈,圣人的真正教诲却被扰乱。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相反方向转化,天地间诞生了这样的人物。他亲手探索事物的关键,向我展示了事物运动和静止的根本。断绝的线索已经有所传授,再次展现了人文的光辉。两位贤者如同光辉灿烂的花萼,在中州地区如同凤凰和麒麟一般杰出。于是开启了濂溪和洛水的学问流派,远接洙水和泗水的学问源泉。成就圣人的功业,连续不断地照亮后人的道路。我曾披阅图书,玩味阅读,不辞劳苦。希望领会微妙的言论,但身体虚弱,感到羞愧,不能振奋。何况经过讲道的国家,仰望先贤,希望达到他们的境界。就像看到明朗的天气,庭院中的春天。早晨起来,驱策我的马,傍晚时分,给我的车轮涂油。即使道路曲折,仍可驾驭,不敢说放弃这份勤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圣道被扰乱的忧虑,以及对先贤学问传承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执着和对先贤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光岳生斯人”、“韡华萼”、“濓洛流”等,展现了学问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人的自谦和对学问的渴望也体现了其谦逊好学的品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问和先贤的无限敬仰之情。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