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澄宇既涤,清霜欲飞。 天地居然,云胡以窥。 勿庸遐瞩,道岂远而。 物生必偶,心动则奇。 物无不应,心无不几。 遇成秩叙,否必参差。 雷风日月,载此为仪。 孰敢自康,吉凶不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宇:清澈的天空。
  • 清霜:清晨的霜。
  • 云胡:为何。
  • 遐瞩:远望。
  • :成对,相配。
  • :细微的迹象。
  • 秩叙:秩序,条理。
  • :不通,不顺。
  • 参差:不齐,错落。
  • 雷风日月:指自然界的基本元素。
  • :法则,标准。
  • :安逸,自满。
  • 吉凶不违:不论吉凶,都不可违背。

翻译

天空已经清澈,清晨的霜似乎要飞舞。 天地竟然如此,为何还要远望以窥探? 不必远望,道岂会远离? 万物生长必然成对,心动则显得奇特。 万物无不应和,心中无不有细微的迹象。 遭遇形成秩序,不通则必然参差不齐。 雷风日月,以此为法则。 谁敢自满,吉凶都不可违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秩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澄宇既涤,清霜欲飞”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而“天地居然,云胡以窥”则引发了对宇宙奥秘的思索。后文通过对“物生必偶,心动则奇”等句的阐述,强调了万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内心的微妙变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法则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