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方丈园亭

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鳞鳞:形容雪的形状像鱼鳞一样。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乌巾:黑色的头巾,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标志性服饰。
  • 山沼:山中的小池塘。
  • 松舟:用松木做的小船。
  • 春茶:春季采摘的新茶。
  • 石灶:用石头砌成的炉灶。
  • 鹿门:地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避俗:避开世俗的纷扰。

翻译

旧日离别时,雪像鱼鳞般纷飞, 如今重逢,已是仲春时节。 马儿能穿过绿竹林, 鹤也认得我这戴乌巾的人。 山中小池塘里,松木小舟显得格外小巧, 春茶在石灶上新煮,香气四溢。 鹿门是个可以避世隐居的好地方, 将来我愿与它为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访旧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雪鳞鳞”与“仲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通过“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沼、松舟、春茶、石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避世的氛围。结尾的“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