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侄孙生蕃

忘却人閒事,始识书中字。 识得书中字,自会人閒事。 俗气如糨糊,封令心窍闭。 俗气如岚疟,寒往热又至。 俗气如炎蒸,而往依坑厕。 俗气如游蜂,痴迷投窗纸。 堂堂大丈夫,与古人何异。 万里任翱翔,何肯缚双翅。 盐米及鸡豚,琐屑计微利。 市贾及村氓,与之争客气。 以我千金躯,轻入茶酒肆。 汗流浃衣裾,拿三而道四。 既为儒者流,非胥亦非隶。 高谈问讼狱,开口即赋税。 议论官贪廉,张唇任讥刺。 拙者任吾欺,贤者还生忌。 摩肩观戏场,结友礼庙寺。 半截织锦袜,几领厚绵絮。 更仆数不穷,总是孽风吹。 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 虽有文武殊,所向惟廉耻。 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 传家一卷书,惟在尔立志。 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 不饮酸臭浆,閒看傍人醉。 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 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 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 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 医俗无别方,惟有读书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糨糊 (jiàng hú):粘稠的糊状物,比喻俗气使人思想闭塞。
  • 岚疟 (lán nüè):山间的瘴气,比喻俗气反复无常。
  • 炎蒸 (yán zhēng):酷热,比喻俗气令人难以忍受。
  • 坑厕 (kēng cè):简陋的厕所,比喻俗气使人堕落。
  • 游蜂 (yóu fēng):四处飞舞的蜜蜂,比喻俗气使人盲目追求。
  • 翱翔 (áo xiáng):自由地飞翔。
  • 盐米及鸡豚 (yán mǐ jí jī tún):日常生活的琐事。
  • 市贾及村氓 (shì gǔ jí cūn máng):商人和村民。
  • 汗流浃衣裾 (hàn liú jiā yī jū):汗水湿透了衣服。
  • 拿三而道四 (ná sān ér dào sì):指说话不着边际,东拉西扯。
  • 非胥亦非隶 (fēi xū yì fēi lì):不是小吏也不是仆役,指有学问的人。
  • 讼狱 (sòng yù):诉讼案件。
  • 赋税 (fù shuì):国家征收的税款。
  • 讥刺 (jī cì):讽刺,挖苦。
  • 孽风 (niè fēng):邪恶的风气。
  • 维扬 (wéi yáng):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 宗支 (zōng zhī):家族的分支。
  • 燕雀 (yàn què):小鸟,比喻平凡的人。
  • 酸臭浆 (suān chòu jiāng):指低俗的娱乐。
  • 两撇捺 (liǎng piě nà):指“人”字的笔画。
  • 潇洒 (xiāo sǎ):自然大方,不拘束。
  • 英少 (yīng shǎo):年轻有为。

翻译

忘记人间琐事,才能认识书中的字。认识了书中的字,自然能理解人间的事。俗气如同糨糊,封住了心灵的通道。俗气如同岚疟,寒热交替。俗气如同酷热,使人依附于污秽之地。俗气如同游蜂,盲目地撞向窗纸。堂堂大丈夫,与古人有何不同?万里自由飞翔,何必束缚双翅。琐碎的日常事务,计较微小的利益。与商人和村民争斗,为了争一口气。以我尊贵的身份,轻易进入茶酒肆。汗水湿透衣襟,东拉西扯。既然是儒者,不是小吏也不是仆役。高谈诉讼案件,开口就是赋税。议论官员的贪廉,随意讽刺。愚笨的人任我欺骗,贤明的人反而生忌。挤在戏场看戏,结交朋友在庙寺。半截织锦袜,几件厚棉衣。数不尽的琐事,都是邪恶的风气。我家从维扬来,已有十三代。虽然文武不同,但都坚守廉耻。不随波逐流,家族幸存不衰。传家一卷书,只在于你立志。凤凰飞翔九千仞,燕雀只能仰望。不饮低俗的酒,闲看旁人醉。真正识字,俗气自然远离。人字两撇捺,与禽字不同。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异。你正年轻有为,高远的目标不难达到。医治俗气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读书。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对侄孙的教诲,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远离俗气、追求高尚品质的必要性。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俗气的危害,以及读书带来的清明和高远。王夫之鼓励侄孙立志高远,不被世俗所累,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夫之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