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漏转更深月满楼,雁飞远送一声秋。 联翩晓起芙容苑,三五寒迷芦荻洲。 古塞离云常漠漠,空山落木共悠悠。 潇湘自是饶梁稻,应为随阳向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漏转更深:指夜已深,漏壶中的水滴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 月满楼:月亮高挂在楼阁之上,形容月光明亮。
  • 联翩:形容雁群飞行的样子,连续不断。
  • 芙容苑:指花园,芙容即芙蓉,指花园中的植物。
  • 三五寒迷:三五指雁群中的几只,寒迷形容雁在寒冷中迷失方向。
  • 芦荻洲:长满芦荻的河洲,芦荻是一种水生植物。
  • 漠漠:形容云雾密布,模糊不清的样子。
  • 落木:落叶。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饶梁稻:指湖南地区丰富的粮食,梁稻是古代对粮食的称呼。
  • 随阳:指雁随季节变化而迁徙,阳指温暖的南方。
  • 帝州:指京城,这里可能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翻译

夜已深,漏声中更显得寂静,月亮高悬在楼阁之上。雁群飞过,远远传来一声秋的呼唤。清晨,雁群连续不断地从花园上空飞过,几只雁在寒冷中迷失在长满芦荻的河洲。古老的边塞上,云雾密布,空山中落叶与雁群一同悠悠飘落。湖南地区自然富饶,粮食充足,雁群应是为了追随温暖的南方而向着京城迁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夜晚的景象,通过雁群的迁徙来表达季节的变迁和边塞的孤寂。诗中“漏转更深月满楼”一句,以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雁群飞行和迷失的描写,以及对边塞和湖南地区的对比,展现了雁群迁徙的自然规律和人们对温暖与富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