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和林和靖韵咏草

旧日青山,霜风吹后谁为主。招魂何处。棠杜春皋雨。 杜宇声中,休怨芳年暮。凝眸去。萋萋无数。仍满天涯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
  • 和林和靖韵:和,指和诗,即依照前人诗作的韵脚作诗。林和靖,北宋诗人林逋,以咏梅诗著名。
  • 咏草:以草为题材的诗歌。
  • 棠杜:棠梨,一种植物。
  • 春皋:春天的水边。
  • 杜宇:即杜鹃鸟,其鸣声似“不如归去”,常用来象征哀怨和思乡之情。
  • 凝眸:注视,凝视。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 天涯路:指极远的路途,常用来象征离别和远行。

翻译

曾经的青山,在寒风吹过后,谁来守护?在哪里招魂?棠梨在春雨中的水边。 杜鹃鸟声中,不要怨恨芳华已逝的暮年。凝视着远方,茂盛的草木依旧遍布天涯路。

赏析

这首作品以草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哀愁。诗中“旧日青山”与“霜风吹后”形成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杜鹃的鸣叫象征着哀怨和思乡,与“休怨芳年暮”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最后,“萋萋无数,仍满天涯路”描绘了草木的茂盛,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旅途的漫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