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 咏柳

莺啭上林春软。蝉噪隋堤秋晚。一样系兴亡。碧丝长。 夜雨盈盈千颗。点点清波滴破。不但翠眉嚬。泪珠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君怨:词牌名,取自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多用来表达哀怨之情。
  • 咏柳:题目,指以柳树为对象进行吟咏。
  • 莺啭:黄莺鸣叫。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皇家或贵族的园林。
  • 春软:春天的气息柔和。
  • 蝉噪:蝉鸣。
  • 隋堤:隋朝时期修建的堤岸,这里指代隋朝。
  • 碧丝长:形容柳枝细长如碧绿的丝线。
  • 盈盈:形容水珠圆润、晶莹。
  • 翠眉嚬:翠眉指女子美丽的眉毛,嚬(pín)指皱眉,这里形容女子因悲伤而皱眉。
  • 泪珠匀:泪珠均匀地分布,形容泪水多。

翻译

黄莺在上林园中婉转鸣叫,春天的气息柔和而温暖。蝉在隋堤上嘈杂鸣叫,预示着秋天的晚景。柳树的枝条,如同系住了兴亡的命运,碧绿细长。

夜雨中,千颗晶莹的水珠盈盈落下,点点滴滴,清波似乎被滴破。这不仅仅是美丽女子的翠眉因悲伤而皱起,更是泪水均匀地洒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春天的莺歌和秋天的蝉鸣,以及夜雨中的柳树,表达了作者对兴亡变迁的感慨和对美丽女子哀怨情感的描绘。诗中“碧丝长”形容柳枝,既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也隐喻了历史的绵长和复杂。夜雨中的水珠和泪水,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意境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王夫之深沉的历史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