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似楼卷呈古冲太宰

· 王问
君不见沧海沤,聚珠如山瞥眼收。又不见青山云,长空去住徒氤氲。 人生如寄亦何有,世上荣华只翻手。五陵原上秋田儿,昔日华驹金作羁。 秋风萧萧吹白草,空留径路令人悲。咸阳宫殿亦消歇,麟阁云台总骚屑。 世上认假皆成真,鹿梦还从梦中说。君家茅屋山之幽,仿佛天边十二楼。 溪风徐来帘上钩,落叶满山松竹秋。何时与君携手登上头,当窗浩歌消百忧。 胡为劳形死不休,醉看蜃海成山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海沤(ōu):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如同海中的泡沫。
  • 瞥眼:一瞬间。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翻手:比喻事情变化迅速,易如反掌。
  • 五陵原:古代帝王陵墓所在的平原。
  • 华驹:装饰华丽的马。
  • 金作羁:用金子装饰的马络头。
  • 咸阳宫殿:指秦朝的宫殿,现已不存。
  • 麟阁云台:古代宫廷中的高台,用来观天象或举行仪式。
  • 骚屑:形容事物破败、凄凉。
  • 鹿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十二楼:神话中仙人居住的楼阁,比喻高远或幽静之地。
  • 蜃海: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景象。

翻译

你看那海中的泡沫,聚集如山,转眼间便消失了。又如那青山的云,在长空中飘荡,徒然弥漫。人生如同短暂的寄居,又有什么是真正拥有的呢?世上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转瞬即逝。五陵原上的秋田儿,昔日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金色的马络头闪闪发光。秋风萧萧,吹动着白草,只留下那条小路,让人感到悲伤。咸阳的宫殿也已消逝,麟阁云台也变得破败凄凉。世上的人们总是把假象当成真实,就像梦中谈论的鹿梦一样虚幻。你家茅屋在山中幽静之处,仿佛是天边的十二楼。溪风徐徐吹来,帘子轻轻上钩,落叶满山,松竹间已是秋天。何时能与你携手登上那山头,当窗而坐,放声歌唱,消除一切忧愁。为何要劳心劳力,至死不休,醉眼看着那蜃海变成山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沧海沤、青山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五陵原、咸阳宫殿等历史遗迹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人生如寄亦何有”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的看法。后文通过对茅屋山居的向往,以及对与友人共赏秋景、消忧解愁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世俗荣华的超脱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