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夜长安步月简朱少傅

少年场上立黄昏,一片归心不可言。 月到今宵微有魄,人从何处正消魂。 桃花骑出胡名马,竹叶携来鲁上尊。 只隔一重灯影里,布衣那敢扣朱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ò):这里指月亮的光辉。
  • 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快乐。
  • 竹叶:指竹叶青酒。
  • 鲁上尊:指鲁国的上等酒。
  • 布衣:指平民,普通人。
  • 朱门:指权贵之家,因为古代权贵多用朱漆大门。

翻译

在年少时,我曾在黄昏的广场上站立,那份归家的渴望无法言说。 月亮到了今晚,才微微显露出它的光辉,而人们又在哪里正经历着极度的悲伤或快乐呢? 骑着名为“桃花”的胡马,带着从鲁国带来的上等竹叶青酒。 只隔着一重灯影,作为普通人的我,哪敢去敲响权贵之家的大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十六夜晚的长安街头,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月到今宵微有魄”一句,既描绘了月色的朦胧美,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人从何处正消魂”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桃花骑”和“竹叶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不羁,但“布衣那敢扣朱门”却又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尊严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