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三十首

乾坤倦游行将归,损山容益水光肥。 片云帆侧不能影,木叶天际知己飞。 游子去妻百交感,战伐渔樵双息机。 驱除姝暖返肃爽,禁愁为惜素心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乾坤:天地。
  • 倦游:疲倦于游历。
  • 损山容益水光肥:山色因季节而显得憔悴,水光却因秋高气爽而显得更加明亮。
  • 片云帆侧不能影:帆船旁的云朵稀薄,无法在水中留下影子。
  • 木叶天际知己飞:树叶在天空中飘飞,仿佛是自己的知己。
  • 游子去妻:离家远行的男子与妻子分别。
  • 百交感:百感交集。
  • 战伐渔樵双息机:战争与和平,渔猎与樵采,两者交替出现。
  • 姝暖:美好的温暖。
  • 肃爽:清爽。
  • 素心违:违背了纯朴的心愿。

翻译

天地间游历已感疲倦,即将归去,山色因季节而显得憔悴,水光却因秋高气爽而显得更加明亮。帆船旁的云朵稀薄,无法在水中留下影子,而树叶在天空中飘飞,仿佛是自己的知己。离家远行的男子与妻子分别,百感交集,战争与和平,渔猎与樵采,两者交替出现。驱散了美好的温暖,回归清爽,为了不让自己违背纯朴的心愿,我禁止自己陷入愁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的洞庭湖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乾坤倦游行将归”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的疲倦和对归家的向往,而“损山容益水光肥”则巧妙地以山水的变化来象征季节的更替。后句通过“片云帆侧不能影”和“木叶天际知己飞”的意象,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结尾的“驱除姝暖返肃爽,禁愁为惜素心违”则体现了诗人对纯朴心愿的坚守,以及对愁绪的自我克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