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应制

· 王鏊
水晶宫殿昼沉沉,别院春归碧树深。 南陆迎长钦驭日,东皋旱久望为霖。 历中星火修尧令,弦上薰风识舜心。 几务了时多暇日,试开黄卷一披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晶宫殿:指皇宫,形容其华丽如水晶般清澈。
  • 昼沉沉:形容白天宫殿内光线昏暗。
  • 别院:皇宫中的其他院落。
  • 春归:春天过去。
  • 碧树深:树木茂密,绿意盎然。
  • 南陆:指南方的陆地,这里指南方。
  • 迎长:迎接长夏。
  • 钦驭日:恭敬地驾驭太阳,指皇帝治理国家。
  • 东皋:东边的田野。
  • 望为霖:盼望成为甘霖,即盼望降雨。
  • 历中星火:历法中的星象变化。
  • 修尧令:修订尧时的政令,指修订历法。
  • 弦上薰风:弦乐器上吹来的和风,比喻音乐的和谐。
  • 识舜心:理解舜帝的心意,指理解古代圣王的治国理念。
  • 几务了时:处理完政务。
  • 多暇日:有很多空闲时间。
  • 黄卷:古代书籍,因用黄纸书写而得名。
  • 披寻:翻阅寻找。

翻译

皇宫如水晶般清澈,白天却显得昏暗,其他院落里春天已过,树木茂密,绿意盎然。 南方迎接长夏,我们恭敬地驾驭太阳,东边的田野久旱,盼望能降下甘霖。 历法中的星象变化,我们修订尧时的政令,弦乐器上吹来的和风,理解舜帝的治国理念。 处理完政务后,有很多空闲时间,试着翻开古代书籍,一一寻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皇宫的景象,通过对比宫殿的昼暗与别院的春深,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南陆迎长”与“东皋旱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时局的关切。后两句则通过历法修订和音乐和谐,体现了对古代圣王治国理念的追思与传承。结尾的“黄卷披寻”则展现了作者在政务之余,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历史的尊重。

王鏊

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