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栗夫归省吴江

· 王鏊
秋入吴江一叶飞,归来游子着朝衣。 乡人始识文章贵,仕路休嫌定省稀。 宝带桥边舟泛泛,白云司里树依依。 路经震泽人应问,太史周南胡不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江:地名,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
  • 定省:古代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的礼节。
  • 宝带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当地的名胜。
  • 泛泛:形容船只在水上轻轻漂浮的样子。
  • 白云司: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赵栗夫的工作地点。
  • 震泽:地名,即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
  • 太史:古代官职名,负责编纂史书和天文历法等。
  • 周南:《诗经》中的一个篇章,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暗示自己尚未归乡。

翻译

秋风中,吴江上飘落一片叶,归来的游子穿上了朝服。 乡里人才知道文章的价值,官场中不必嫌少定省的礼节。 在宝带桥边,船只轻轻漂浮,白云司里的树木依旧依依。 路过震泽时,人们应该会问起,太史啊,你为何还不归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归乡的场景,通过“秋入吴江一叶飞”的意象,表达了游子归来的心情。诗中“乡人始识文章贵”一句,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后两句则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王鏊

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閤大学士,入阁时大权尽归刘瑾,鏊初开诚与言,偶见听纳,后瑾专横更甚,祸流搢绅,鏊不能救,乃辞官而去。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 ► 8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