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迫迫:形容寒冷逼人的样子。
- 惺惺:形容清醒、机警。
- 纸窗:用纸糊的窗户。
- 半榻:半张床,指床的一部分。
- 炉火:取暖用的火炉。
- 残书:指未读完或破旧的书。
- 法相:佛教用语,指佛的相貌或法力。
- 沙踪雁:比喻行踪不定,如雁在沙洲上的足迹。
- 静夜鱼:比喻在静夜中游动的鱼,这里可能指书信或消息。
- 天花:佛教中指天界的花,这里可能比喻雪花。
- 净名居:佛教中指清净无染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翻译
寒冷逼人,我久病如常,清醒地感受着。纸窗透进的光照亮了半张床,炉火旁我拥着未读完的书。佛的相貌如沙洲上的雁,行踪不定;而我们的交情,如静夜中游动的鱼,深沉而隐秘。雪花如天花般飞舞,我愧对这清净无染的居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因病卧床,通过纸窗透进的光线和炉火的温暖,感受到了一丝宁静和慰藉。诗中运用了佛教的意象,如“法相”、“天花”和“净名居”,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同时,通过“沙踪雁”和“静夜鱼”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九首 》 —— [ 明 ] 王夫之
- 《 野史刘生惜十年之别来访山中为写衰容赋赠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如梦令 · 春后寒雪不已 》 —— [ 明 ] 王夫之
- 《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迎秋八首 其五 》 —— [ 明 ] 王夫之
- 《 避乱石鸡村同载谋小憩四首 其四 》 —— [ 明 ] 王夫之
- 《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四 》 —— [ 明 ] 王夫之
- 《 咏史二十七首一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