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
象龙不致雨,画饼难充饥。
如何道学者,高谈使人疑。
八珍有成谱,五鼎方朵颐。
虚言竟无益,枵腹徒怅咨。
不如菽与粟,饔飧有馀资。
所以君子心,慥慥恒若兹。
相期不在言,赘言亦支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象龙:指传说中的龙,这里比喻虚幻不实之物。
- 画饼:比喻空想,无法实现的事物。
- 道学:指儒家学说,这里特指那些空谈理论而不切实际的学者。
- 八珍:古代八种珍贵的食物,这里指各种美食。
- 五鼎:古代贵族用来烹饪的器具,这里指丰盛的饮食。
- 朵颐:指张大嘴巴吃东西的样子,这里形容贪吃。
- 虚言:空洞的话,没有实际内容的话。
- 枵腹:空腹,饥饿。
- 怅咨:叹息,惋惜。
- 菽与粟:豆类和谷物,泛指粮食。
- 饔飧:早饭和晚饭,这里泛指日常饮食。
- 馀资:剩余的物资。
- 慥慥:勤勉不懈的样子。
- 赘言:多余的话,无用的话。
- 支离:分散,破碎,这里指话语杂乱无章。
翻译
像龙那样虚幻的存在不会带来雨水,画出来的饼也不能充饥。为何那些道学之士,高谈阔论却让人怀疑。虽然有八珍美食的食谱,五鼎烹饪的丰盛,但空洞的话终究无益。空腹时只能徒劳地叹息。不如实实在在的豆类和谷物,日常饮食中总有剩余。所以君子的心,总是勤勉不懈。我们相期于行动而非空言,多余的话也是杂乱无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象龙”、“画饼”等比喻的运用,讽刺了那些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道学者。诗人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像粮食那样实在的东西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诗中“不如菽与粟,饔飧有馀资”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务实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空谈误国的深刻认识和对于务实精神的坚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