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麦

浓绿清阴高树凉,陇云千里凝晴光。鸣鸠飞飞麦苗秀,南国初来花吐香。 老翁持镰刈新麦,老妇牵机理残织。新麦未可刈,残织何须理。 夜来县吏急呼门,此麦输官复馀几。卖布买榖半作秧,那堪赤地连天长。 下户无牛身自垦,翁妇相看愁断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菁菁(jīng jīng):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陇云:指陇山(今甘肃一带)的云,这里泛指边远地区的云。
  • 鸣鸠:斑鸠,一种鸟类。
  • (yì):割。
  • 县吏:县级官吏。
  • 输官:向官府缴纳。
  • (yú):剩余。
  • 下户:贫穷的家庭。
  • 赤地:形容土地贫瘠,无植被覆盖。

翻译

茂盛的麦田中,高大的树木投下浓密的绿荫,带来凉爽。边远地区的云层绵延千里,凝结着晴朗的光辉。斑鸠在麦苗间飞翔,麦苗开始抽穗,南国的花朵初次绽放香气。

老翁拿着镰刀准备收割新麦,老妇则牵着织机整理残破的织物。但新麦还未成熟,残破的织物也无需整理。昨夜县吏急匆匆地敲门,询问这麦子缴税后还剩多少。他们卖掉布匹买谷子准备插秧,但面对连绵不断的贫瘠土地,这半数的谷子又能种出多少呢?

贫穷的家庭没有牛来耕作,老翁和老妇只能亲自下地,相互对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的艰辛生活。通过对比麦田的茂盛与农民的贫困,以及官吏的催税与农民的无奈,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农民的苦难。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具体的农事活动,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和感染力。结尾处老翁老妇的相视愁断肠,更是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农民深沉的悲哀。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