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揆五十齿满懿庵见过留同芋岩小酌

枫阴荻岸晚烟开,鹤膝逡巡践碧苔。 隔岁相看颜似旧,衰年无据漏仍催。 清宵疏雨喧梧叶,草阁归云腻竹胎。 薄遣新欢消夙昔,临觞聊罢筑声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kuí):推测,估计。
  • 齿满:指年龄达到五十岁。
  • 懿庵: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芋岩:人名,可能是作者的另一位朋友。
  • 鹤膝:形容步履蹒跚,如同老鹤行走。
  • 逡巡(qūn xún):徘徊,犹豫不前。
  • 衰年:老年。
  • 无据:无规律,无法控制。
  • :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
  • 疏雨:细雨。
  • 草阁:简陋的阁楼。
  • 归云:归来的云,比喻归来的朋友。
  • :细腻,此处形容云彩柔和。
  • 竹胎:新生的竹笋。
  • 薄遣:轻轻地打发,此处指轻松地享受。
  • 新欢:新的快乐,新的乐趣。
  • 夙昔:往昔,过去。
  • 临觞:举杯饮酒。
  • 聊罢:暂且停止。
  • 筑声:筑(一种古代乐器)的声音,此处指音乐声。
  • :悲伤。

翻译

在枫树和芦苇的阴影下,晚间的烟雾缓缓散开,我像老鹤一样蹒跚地踩着碧绿的苔藓。隔了一年再次相见,你的容颜依旧如故,而我这老去的岁月却无法控制时间的流逝。

在这清静的夜晚,细雨轻轻敲打着梧桐叶,发出声响,简陋的阁楼中,归来的云彩柔和地覆盖着新生的竹笋。我们轻轻地享受着新的快乐,回忆着过去,举杯饮酒时,暂且停止了那悲伤的音乐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晚秋时节的景色和与老友相聚的情景。诗中,“枫阴荻岸晚烟开”一句,以枫树和芦苇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通过“鹤膝逡巡践碧苔”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年老体衰的状态。后文通过对夜晚细雨、归云和竹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宁静与温馨。最后,诗中的“临觞聊罢筑声哀”则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