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名

早为芸阁吏,丛兰春复秋。 吾道随卷葹,诛茅溪水头。 送客蘼芜径,采芳杜若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芸阁: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翰林院。
  • 丛兰:丛生的兰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 卷葹:一种草,传说中其心不死,比喻坚贞不渝。
  • 诛茅:割除茅草,指隐居。
  • 蘼芜:一种香草,也作“蘼蕪”。
  • 杜若:一种香草,也作“杜蘅”。

翻译

早年我曾是翰林院的官员,身处丛生的兰花中,春去秋来。 我所追求的道义如同那心不死的卷葹草,我选择在溪水边隐居,割除茅草。 送别客人时,我走过种满蘼芜的小径,采摘杜若草于洲渚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草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芸阁吏”与“丛兰”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早年的文雅生活。而“卷葹”与“诛茅”则体现了诗人对坚贞不渝品质的追求和隐逸山水的决心。最后,“蘼芜径”与“杜若洲”不仅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也象征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