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暄风绿草凤台新,金爵浮光射宝轮。 云敛三山澄海气,日华双阙起江春。 衣裳初识龙文阔,导唱遥欣黼座亲。 还使故园归兴尽,鸣珂长日惜芳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暄风:温暖的风。
  • 凤台: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宫廷或高贵的地方。
  • 金爵:金制的酒器,这里指宫廷中的华丽器物。
  • 宝轮:华丽的车辆。
  •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泛指仙境或远方。
  •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侧的高台,这里指宫廷。
  • 龙文:龙形的图案,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黼座:帝王的宝座。
  • 鸣珂: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所持的玉制响器,这里指高官显贵。
  • 芳尘:美好的尘世,这里指繁华的世界。

翻译

温暖的风中,绿草如茵,凤台之地焕然一新,金爵在阳光下闪耀,宝轮车光彩夺目。 云雾散去,三山仙境清晰可见,海气澄清;阳光照耀下,双阙之间春意盎然。 初次穿上饰有龙纹的华丽衣裳,心中充满喜悦,远望帝王的宝座,感到无比亲近。 然而,这使得归家的兴致全无,只能在长日里,珍惜这繁华世界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宫廷春日的繁华景象,通过“暄风绿草”、“金爵浮光”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诗中“云敛三山”、“日华双阙”等句,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仙境般的宫廷春色。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权势的向往与对繁华世界的留恋,同时也隐含了对归家之愿的无奈与放弃。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