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犹有村醪醉一杯,酣酣鼻息雪中雷。 臂肝虫鼠宽檐帽,齿舌刚柔破草鞋。 冶葛毒偏肥孟德,海棠香只醉渊材。 黄金鞭落新春额,放出泥牛卧绿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村醪(láo):农家自酿的酒。
  • 酣酣:形容醉酒的样子。
  • 鼻息:呼吸声。
  • 臂肝虫鼠:比喻各种小动物。
  • 檐帽:戴在头上的帽子。
  • 齿舌刚柔:比喻言语的犀利与柔和。
  • 冶葛:一种有毒的植物。
  • 孟德:曹操的字,此处指曹操。
  • 海棠:一种花,香气浓郁。
  • 渊材:深邃的材料,此处指深邃的情感。
  • 泥牛:泥塑的牛。
  • 绿苔:生长在潮湿地方的绿色苔藓。

翻译

还有村中自酿的酒,让我醉上一杯,醉意中呼吸声如同雪中的雷鸣。 头戴宽檐帽,比喻各种小动物都宽恕,言语的犀利与柔和,打破了草鞋。 冶葛的毒性偏偏让孟德肥胖,海棠的香气只能醉倒深情的渊材。 新春的额头被黄金鞭轻轻落下,放出泥塑的牛,让它卧在绿苔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醉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诗中“村醪”、“酣酣鼻息”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醉后的状态,而“臂肝虫鼠”、“齿舌刚柔”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宽容态度。后两句通过对“冶葛”和“海棠”的描写,以及“黄金鞭”和“泥牛”的象征,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多样性和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