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愁眉耻为生缘锁,笑口难于死地开。 一榻蘧蘧还栩栩,三年瞿瞿复梅梅。 龙生九子馀鰆吻,鲛泣千行对蛤魁。 劝勉祇烦衔草鹿,惭惶无那祭禽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愁眉:紧锁的眉头,形容忧愁。
  • 生缘:生命中的缘分或因缘。
  • 笑口:张开的嘴巴,形容快乐。
  • 死地:绝境,无法逃脱的境地。
  • 蘧蘧(qú qú):形容安逸自在的样子。
  • 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 瞿瞿: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 梅梅:形容昏昏沉沉的样子。
  • 鰆吻: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象似鱼。
  • 鲛泣:鲛人哭泣,传说中鲛人哭泣时眼泪会变成珍珠。
  • 蛤魁:传说中的海中生物,此处可能指巨大的蛤蜊。
  • 衔草鹿:传说中鹿衔草以示吉祥。
  • 惭惶:羞愧和惶恐。
  • 祭禽豺:祭祀用的禽兽,此处可能指被牺牲的动物。

翻译

紧锁的眉头,耻于被生命的缘分所束缚, 张开的笑口,难以在绝境中绽放。 一张床榻上,安逸自在而又生动活泼, 三年的时间里,惊慌失措又昏昏沉沉。 龙生九子,除了鰆吻, 鲛人哭泣,千行泪对巨大的蛤魁。 劝勉只需鹿衔草以示吉祥, 羞愧和惶恐,无那地祭祀禽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愁眉”与“笑口”,“生缘”与“死地”,表达了生命的无奈与困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神话传说,如“龙生九子”、“鲛泣”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后两句则通过“衔草鹿”与“祭禽豺”的对比,反映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