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一折一波皆绝倒,依稀雁字看横陈。 久将六义衰丁卯,别有十香溷乙辛。 窃屦无劳师孟子,弃灰谁得侮商君。 松梢玉露垂珠琲,独点韦编过小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绝倒:非常佩服或笑得难以自持。
  • 依稀:隐约,不清晰。
  • 横陈:横放着,横排。
  • 六义: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 丁卯: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时间点。
  • 十香:可能指十种香料或香气,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复杂的情感或氛围。
  • 乙辛: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两个年份,这里可能指某个特定的时期。
  • 窃屦:偷鞋,这里可能比喻小偷小摸的行为。
  • 师孟子:指孟子,这里可能指孟子的教诲或思想。
  • 弃灰:丢弃灰烬,这里可能比喻不尊重或忽视某种事物。
  • 商君:指商鞅,这里可能指商鞅的变法或其影响。
  • 松梢:松树的顶端。
  • 玉露:比喻晶莹的露水。
  • 珠琲:珠子串成的装饰品,这里可能比喻露珠。
  • 韦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书籍,这里指书籍。
  • 小春:指农历十月,也称小阳春。

翻译

每一折每一波都让人非常佩服或笑得难以自持,隐约间仿佛看到了雁字形的横排。 长久以来,《诗经》的六义已经衰落,在另一个时期,却有十种香气混杂其中。 偷鞋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无需劳烦孟子的教诲,而丢弃灰烬这种行为又有谁敢轻视商鞅的影响呢? 松树顶端的晶莹露水垂落下来,仿佛珠子串成的装饰品,独自点阅着书籍,度过了农历十月的小阳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文化衰落的深刻感慨。诗中“一折一波皆绝倒”展现了作者对复杂世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而“依稀雁字看横陈”则以雁字形比喻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后句通过对“六义”衰落和“十香”混杂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传统文化失落和时代混乱的忧虑。结尾处,“松梢玉露垂珠琲,独点韦编过小春”则以静谧的自然景象和孤独的阅读生活,寄托了作者对清净自守、坚守文化传统的向往。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