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咏落花十首

步障雄誇十里图,销镕日夜费洪垆。 绛缠秦树王元宝,黄泻河流冯子都。 罂粟红陈身化蝶,榆钱贯朽血归蚨。 锦官辇载劳春驾,未必千金不死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挡风尘的帷幕。
  • 销镕:熔化金属,比喻耗费。
  • 洪垆:大炉,比喻天地。
  • 绛缠:红色的缠绕,指落花。
  • 王元宝:人名,此处可能指某位贵族或富商。
  • 黄泻:黄河的别称。
  • 冯子都:人名,东汉时期的名将。
  • 罂粟:一种植物,其果实可制鸦片。
  • 红陈:红色的陈迹,指落花。
  • 身化蝶:比喻死亡或消逝。
  •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似钱币。
  • 贯朽:穿透腐朽,形容时间久远。
  • 血归蚨: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血归蚨比喻生命的终结。
  • 锦官:指成都,因盛产锦而得名。
  • 辇载:用车载。
  • 劳春驾:劳驾春天,指春天的劳作。
  • 不死涂:不死之地,指长生不老的地方。

翻译

豪华的步障图画绵延十里,日夜熔化金属般的耗费,如同天地间的大炉。 红色的落花缠绕着秦地的树木,如同王元宝的富贵;黄河的黄色水流,如同冯子都的英勇。 罂粟花的红色陈迹,仿佛身化蝴蝶消逝;榆树的果实穿透腐朽,血归于传说中的蚨虫,象征生命的终结。 成都的官员用车载着锦缎,春天的劳作未必能换来千金,也未必能找到不死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落花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富贵荣华的虚幻。诗中“步障雄誇十里图”与“销镕日夜费洪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奢华的场景,后者则暗示了这种奢华背后的巨大耗费。后文通过“绛缠秦树”、“黄泻河流”等意象,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富贵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