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四首

石渠纡远涧,水溢舟楫通。 乘之欲何为,驾言思我朋。 入市岂不遄,所忧在积阴。 风伯自诒阻,丰隆亦骄横。 旱潦多荐臻,咎徵复何从。 安得写我忧,杖策舒眺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渠:石砌的水渠。
  • (yū):曲折。
  • (jiàn):山间的小河沟。
  • :水满而流出。
  • 舟楫:船只。
  • 驾言:驾车出行。
  • :朋友。
  • (chuán):迅速。
  • :忧虑。
  • 风伯:风神。
  • (yí):遗留。
  • 丰隆:雷神。
  • 骄横:傲慢无礼。
  • 旱潦:干旱和水灾。
  • 荐臻:接连不断地到来。
  • 咎徵:不祥的征兆。
  • 杖策:拄着拐杖。
  • 舒眺:远望。

翻译

石砌的水渠曲折地穿过远处的山涧,水流溢出,舟船得以通行。我乘船想要去哪里呢?只是想驾车出行去探望我的朋友。虽然进入市场可以迅速,但我所忧虑的是连绵不断的阴雨。风神留下了阻碍,雷神也傲慢无礼。干旱和水灾接连不断地到来,不祥的征兆又该如何应对呢?我多么希望能消除我的忧虑,拄着拐杖去登山远望,舒缓心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季的景象,以及诗人因天气不佳而产生的忧虑和渴望。诗中,“石渠纡远涧,水溢舟楫通”生动地勾勒出了雨季水势的浩大,而“乘之欲何为,驾言思我朋”则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原因无法出行探友的无奈。后文通过对风神和雷神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希望通过登山远望来舒缓内心的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