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进士岘山读书卷

· 王绂
徐君结茆双岘峰,白云掩护青林中。 十年闭户不肯出,读书捲幔来松风。 一朝射策黄金殿,青霄万里鹍鹏变。 跃马晴看紫陌花,鸣珂晓入琼林宴。 只今禄食居京华,藉藉香名众所誇。 不独身沾新雨露,且能光贲旧烟霞。 愧我萍踪遍江海,百事无成鬓容改。 数卷残书久已忘,旧物惟留短檠在。 年来感荷君恩优,日令挥翰居瀛洲。 姓名自谓登仙籍,人笑冯唐已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茒:建造茅屋。茒,音yuǎn,同“苑”,指茅屋。
  • 捲幔:卷起帐幕。幔,音màn,指帐幕。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随机抽取题目作答。
  • 黄金殿:指皇宫或朝廷。
  • 鹍鹏:传说中的大鸟,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鸣珂:古代官员出行时马身上的装饰品,发出声响,这里指官员。
  • 琼林宴:科举考试后皇帝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
  • 藉藉:形容名声很大。
  • 光贲:光彩照耀。贲,音bì,光辉。
  • 萍踪:比喻行踪不定,如浮萍漂泊。
  • 短檠:短小的灯架,指简陋的照明工具。檠,音qíng,灯架。
  • 挥翰:挥笔,指从事文墨工作。
  •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比喻高雅的居所或职位。
  • 冯唐:汉代名臣,这里比喻年老而未得志的人。

翻译

徐君在双岘峰上建造了茅屋,白云环绕,青翠的林木中隐约可见。十年间他闭门不出,专心读书,松风常伴他卷起帐幕。终于有一天,他在黄金殿上射策成功,青云直上,如同鹍鹏展翅高飞。晴天里他骑马观赏紫陌上的花朵,清晨他鸣珂入琼林宴,享受荣耀。

如今他禄食在京华,名声显赫,众人皆夸。他不仅自身享受了新的恩泽,还使旧日的烟霞之地增添了光彩。而我,如浮萍般漂泊,江海间行踪不定,百事无成,容颜已改。我的旧书已忘,只剩下一盏简陋的短檠。

近年来,我感恩君恩深厚,日日挥翰于瀛洲般的高雅之地。我的名字似乎已登仙籍,人们笑我如冯唐般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徐君从隐居读书到功成名就的转变,以及诗人自己对徐君成就的羡慕与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云掩护青林中”、“青霄万里鹍鹏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徐君的隐居生活和飞黄腾达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比徐君的荣耀与自己的漂泊无成,表达了诗人对徐君的敬佩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嘲。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