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深上人湛然游方

· 王绂
我生忆当年少时,清狂纵逸谁能羁。 杖头百钱一壶酒,布袜青鞋随所之。 不肯低头学干谒,每向名山访幽绝。 片帆晴度浙江涛,疋马寒冲蓟门雪。 黄河西来一带横,岷江东下连沧溟。 望中惟觉隘寰宇,物外尚欲登蓬瀛。 年来潦倒浑无用,疾气攻身常隐痛。 稍因休暇辄欲眠,并舍相呼懒行动。 矧并感荷君恩深,优容散逸居词林。 私怀固有寻山约,激切难忘恋阙心。 云水烟霞应宿好,静自寻思还自笑。 至今天姥与匡庐,清夜犹能梦中到。 深师乃是学佛人,与予似有三生因。 岭上孤云久为伴,天涯片月长随身。 清容磊落苍厓古,破衲斓斑杂缯补。 不惟潭底解降龙,才遇山深即驯虎。 初从云中登五台,淮流杯渡江云开。 少林长芦虽古刹,丛林须向京都来。 京都诸山遍游瞩,犹能过我蓬庵宿。 对榻听残上苑钟,论诗剪尽西窗烛。 相看身世总忘机,水自潺潺云自飞。 师利远寻居士室,大颠留却使君衣。 无心偶尔欣相遇,又复飘然拂衣去。 问师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处。 大江南北浙东西,是处堪行路不迷。 试觅名山最奇处,石间多有我留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谒(gān yè):指为了求取官职或得到某种利益而拜访有权势的人。
  • 蓟门(jì mén):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隘寰宇(ài huán yǔ):形容视野或心胸狭窄。
  • 蓬瀛(péng yíng):神话中的仙山,蓬莱和瀛洲。
  • 潦倒(liáo dǎo):形容生活困顿,不得志。
  • (shěn):况且。
  • 感荷(gǎn hè):感激。
  • 优容(yōu róng):宽容,优待。
  • 恋阙(liàn què):留恋宫阙,指对朝廷的眷恋。
  • 天姥(tiān mǔ):山名,位于浙江省。
  • 匡庐(kuāng lú):山名,即庐山,位于江西省。
  • 三生(sān shēng):佛教用语,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
  • (nà):僧衣。
  • 缯补(zēng bǔ):用布料补缀。
  • 降龙(xiáng lóng):制服龙,比喻有超凡的能力。
  • 驯虎(xùn hǔ):驯服虎,比喻有控制猛兽的能力。
  • 少林(shǎo lín):指少林寺,位于河南省。
  • 长芦(cháng lú):地名,位于江苏省。
  • 丛林(cóng lín):指佛教寺院。
  • 京都(jīng dū):指北京。
  • 上苑(shàng yuàn):皇家园林。
  • 忘机(wàng jī):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
  • 师利(shī lì):指佛教中的菩萨。
  • 大颠(dà diān):佛教人物,禅宗祖师。
  • 拂衣(fú yī):形容离去时的动作。

翻译

我回忆起年少时的自己,那时清狂纵逸,无人能束缚。杖头挂着百钱,一壶酒,穿着布袜青鞋,随心所欲地行走。我不愿低头去求人,总是向名山寻访幽静之地。晴天里,我乘着片帆穿越浙江的波涛,寒冷中,我骑着马穿越蓟门的雪地。黄河从西而来,横贯大地,岷江向东流去,连接着广阔的海洋。我望向四周,只觉得世界狭小,心中总想去到神话中的蓬莱和瀛洲。

近年来,我变得潦倒无用,疾病缠身,常常隐隐作痛。稍有休息,便想睡觉,邻居相邀,我也懒得动身。况且,我深深感激君恩,宽容我这散漫之人,让我在词林中自由生活。我内心固有寻山的约定,但更难忘对朝廷的眷恋。

云水烟霞,我应该与之有缘,静静地思考,自己也会笑。直到今天,天姥山和庐山,在清夜中,我仍能在梦中到达。深师是学佛之人,与我似乎有三生的缘分。岭上的孤云长久为伴,天涯的片月常随身。他的容貌磊落,像古老的苍厓,破衲上杂着布料的补丁。他不仅能在潭底降龙,只要进入深山,就能驯服虎。

他最初从云中登上五台山,淮河的杯渡,江上的云开。少林寺和长芦虽是古刹,但真正的丛林,还需来到京都。在京都的诸山中,他遍游瞩目,还能过我蓬庵宿。我们对着床榻,听残了上苑的钟声,论诗剪尽了西窗的烛光。我们相看身世,都忘却了世俗的机巧,水自潺潺,云自飞。师利远寻居士室,大颠留却使君衣。无心偶尔相遇,又复飘然拂衣去。我问师此去游何方,多半名山我游处。大江南北,浙东西,是处堪行路不迷。试觅名山最奇处,石间多有我留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少时的清狂与自由,以及后来的潦倒与疾病。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朝廷的眷恋。通过与深师的交往,诗人展现了对佛教的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