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梅知府之廉州

· 王绂
廉州作宰六载馀,悬知抚字常勤劬。 土风自古少耕稼,民业至今多采珠。 归路惟迎竹为马,公庭示辱施鞭蒲。 他年太史论循吏,惠政应推君最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知:预知,料想。
  • 抚字:抚养爱护。
  • 勤劬:勤劳辛苦。
  • 土风:地方的风俗习惯。
  • 耕稼:耕种和种植。
  • 采珠:采集珍珠。
  • 鞭蒲:用蒲草制成的鞭子,古代象征性的刑罚工具。
  • 循吏:遵循法度的官员。

翻译

梅知府在廉州担任长官已经六年有余,我预知他在这段时间里对百姓的抚养爱护一定非常勤劳辛苦。这个地方自古以来耕种不发达,而百姓至今仍以采集珍珠为生。他归去的路上,只有竹子作为马匹的迎接,在公堂上,他甚至用蒲草制成的鞭子来象征性地惩罚。将来太史论及遵循法度的官员时,梅知府的惠民政策应该会被推崇为最为特殊。

赏析

这首作品赞扬了梅知府在廉州的政绩和为人。诗中,“悬知抚字常勤劬”一句,既表达了对梅知府勤政爱民的肯定,也透露出对其未来政绩的期待。后文通过对廉州地方特色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梅知府在特殊环境下的治理能力。结尾处,诗人预言梅知府将成为后世推崇的循吏,显示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愿。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